邵阳教师考试快讯

首页 > 招考信息 > 考试快讯

教师招聘:3月31日【音乐】每日一练

华图教育 | 2020-03-31 16:39

收藏

  音乐必做判断题30道

  1.声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 )

  2.我国戏剧的伴奏乐一般被称为场面。 ( )

  3.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所表现出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一定是相同的。 ( )

  4.纯五度、减五度、增五度都是自然音程。 ( )

  5.等音、等音程、等和弦、等音调的前提条件是十二平均律。 ( )

  6.将纯四度音程的下方音降低增一度后,其应成为大三度。 ( )

  7.通用的谱号有G谱号、F谱号和C谱号三种。 ( )

  8.在五线谱中,谱号的作用是用以确定音级名称和音高的记号。 ( )

  9.减十度音程的转位音程是减六度。 ( )

  10.变化音级分升音、降音、重升和重降四种。 ( )

  11.省略记号是为了减少乐谱写作时繁琐的工作而采取的一种省略方法。 ( )

  12.基本音程就是自然音程。 ( )

  13.在单程音中有14种自然音程。 ( )

  14.写在音符右边的横线叫作减时线。 ( )

  15.带有附点的音符叫作附点音符。 ( )

  16.长休止记号是指当一个或数个音以相同的时值反复或交替奏响,为了减少乐谱写作中的工作量而使用的一种省略记号。 ( )

  17.根据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与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相同的。 ( )

  18.五线谱的调号分为升号调和降号调两类。 ( )

  19.在我国五声民族调式中,其音级之间缺少三全音和半音。 ( )

  20.歌词不属于音乐的基本要素。 ( )

  21.小调式的基本形式,是由自然音阶组成的。 ( )

  22.三和弦的第一转位称为六和弦,七和弦的第二转位称为三四和弦。 ( )

  23.和声小调的特性音程是增二度。 ( )

  24.二段曲式是指以某种类型的一个乐段为基础,构成的完整作品的曲式。 ( )

  25.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律学家朱载堉。 ( )

  26.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半音的律制,称为十二平均律。 ( )

  27.由于七和弦中出现了不协和的七度音程,所以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 ( )

  28.倚音可直接级进或跳进进入。 ( )

  29.变奏曲是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一个主题,使主题能得到多方面表现的一种乐曲。 ( )

  30.音程分为大音程与小音程。 ( )

》》教师招聘音乐学科知识点击购买《《

  答案及解析

  1.正确【解析】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高,音则高;频率低,音则低。长短是由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值则长;反之,音值则短。强弱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音色则是由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决定的。故本题正确。

  2.正确【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场面”的定义,因伴奏撑起戏曲场面得名。故本题正确。

  3.错误【解析】本命题中含有“一定”这个包含绝对意义的词,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作出判断,也证明不了它的正确性,就可以作出“错误”的判断。而实际上,也正是如此: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在单声部及多声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稳定与不稳定是有所不同的。故本题错误。

  4.错误【解析】自然音程有纯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及统称为三全音的增四度、减五度,共有十四个,并不包含增五度。故本题错误。

  5.正确【解析】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均分为十二个半音,所有半音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有了等音的概念。故本题正确。

  6.错误【解析】将纯四度音程的下方音降低增一度后,其应成为增四度。故本题错误。

  7.正确【解析】G谱号即高音谱号、F谱号即低音谱号、C谱号即中音谱号。故本题正确。

  8.正确【解析】谱号是用以确定五线谱上音级名称和高度的符号。常见的谱号有三种,即:G谱号、F谱号、C谱号。故本题正确。

  9.错误【解析】减十度音程的转位音程是增六度。故本题错误。

  10.正确【解析】将基本音级升高或者降低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其标记分别为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记;降低半音用“降”或“b”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x”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标明。故本题正确。

       11.正确【解析】省略记号是一种简写方式,可用简单的符号代替重复的写作。故本题正确。

  12.正确【解析】自然音程也叫基本音程,即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故本题正确。

  13.正确【解析】14中自然音程分别是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大七度、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故本题正确。

  14.错误【解析】写在音符右边的横线叫作增时线,作用是增长音符的时值,写在音符下方的横线叫减时线,作用是减少音符的时值。故本题错误。

  15.正确【解析】题干表述正确,附点的意义是增长前边音符时值的一般。故本题正确。

  16.错误【解析】震音记号是指当一个或数个音以相同的时值反复或交替奏响,为了减少乐谱写作中的工作量而使用的一种省略记号。故本题错误。

  17.错误【解析】根据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因律制不同,与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故本题错误。

  18.错误【解析】C大调和a小调既不属于升号调,也不属于降号调。故本题错误。

  19.正确【解析】五声调式中无尖锐音响,即半音、大七度、三全音等。故本题正确。

  20.正确【解析】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织体和曲式等。不包含歌词。故本题正确。

  21.正确【解析】无论大调式、小调式,均可由自然音阶构成。故本题正确。

  22.正确【解析】题干描述正确,三和弦第一转位称为六和弦,第二转位称为四六和弦;七和弦第一转位称为五六和弦,第二转位称为三四和弦,第三转位称为二和弦。故本题正确。

  23.错误【解析】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包含增二度、减七度、减四度、增五度。故本题错误。

  24.错误【解析】以某种类型的一个乐段为基础,构成的完整作品的曲式叫一段曲式。故本题错误。

  25.正确【解析】明代朱载堉所创的“新法密率”是世界音乐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他用开方的方法来计算律的长度,使十二律间的音程达到严格的均匀性。故本题正确。

  26.正确【解析】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故本题正确。

  27.正确【解析】和弦中仅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及其转位是协和和弦,其余和弦均为不协和和弦,七和弦因包含七度或二度,属于不协和和弦。故本题正确。

  28.正确【解析】倚音的进入可采用级进与跳进两种方式,解决一般采用级进。故本题正确。

  29.正确【解析】变奏曲是由一个音乐形象的多方面变化而形成的。变奏作为一种曲式,是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首先是呈示主题,然后对主题一次又一次地变奏,像是若干小曲的联结,前后次序也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它的图示是“A(主题)+A1(变奏)A2+A3+A4+A5+……”。

  30.错误【解析】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