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理论演练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教学模式基本特点的是( )。
A.程序性 B.随意性 C.机械性 D.趣味性
2.下列关于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教学策略完全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在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策略不受教学方法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3.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高中现代媒体艺术学习的是( )。
A.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
B.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C.配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拍摄、收集素材、资料、案例
D.要求学习用胶片摄影,并在暗房中独立显像、冲洗照片
4.刘老师在《镜头里的花》摄影课教学中,在教室布置了很多花卉,并播放有关花卉的影像和音乐,这种教学方法是( )。
A.互动法 B.案例法 C.情境法 D.讲授法
5.在《壶文化》一课的教学目标中,了解壶的形制及手法,属于(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D.课程总目标
6.林老师在讲授民间剪纸时,当场剪了三种不同样式的作品并让学生参照练习,该教学方法属于( )。
A.示范教学法 B.案例教学法 C.角色教学法 D.头脑风暴法
7.下列选项中,陶老师上“临习隶书”课,最适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游戏法 B.辩论法 C.诵读法 D.练习法
8.在《风筝设计与制作》教学时,需要学生分组开发合作,下列选项中,恰当的分组方式是( )。
A.性别 B.异质 C.自由 D.抽签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质性评价的是( )。
A.展示 B.评语 C.等级 D.档案袋
10.张老师在《线描花卉》一课中提出“用疏密表现美感”的作业,学生对照自己的作业查找问题,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这种评价属于( )。
A.档案袋 B.形成性 C.终结性 D.量化评价
11.刘老师在美术鉴赏课中,将河北蔚县的戏剧人物剪纸引入课堂进行教学,这种行为属于( )
A. 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B.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C.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D. 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2.胡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有创意的多功能台灯”,然而学生的设计缺乏新意,功能单一,于是胡老师提供了几个有完整设计过程和方法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借鉴来完成设计方案。这属于( )
A.示范教学 B.发现学习 C.合作学习 D.范例教学
13.张老师在陶艺装饰技法教学时,边操作边讲解了镂空、压肌理、施釉等装饰技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 )
A.演示法 B.游戏法 C.讲述法 D.讨论法
14.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山水情怀-学画山石》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 )
A.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树立文化白信
B.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能够独立完成山水画的创作
C.网络搜寻山水画山石皴法的资料,进行课堂汇报展示
D.学习中国画山石的两种皴法,能够基本表现山石的组合关系
15.某教师在课堂上尝试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教学,以引导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作品进行深度思考。下列做法中,合适的是( )
A.把课堂交给学生,并在结束前让学生分小组汇报
B.围绕关键问题,指引学生分组探究,并和学生进行讨论
C.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D.教师讲解最前沿的艺术观点,并让学生进行识记和掌握
16.张老师在设计《中国古代山水画》专题教学时,准备播放《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古曲烘托作品的意境。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A.互动式教学 B.情境式教学 C.比较式教学 D.音乐式教学
17.有些学生不理解水墨山水画,认为其造型不真实、色彩不好看。于是葛老师将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并列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画写实的传统和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精神。该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比较法 B.演示法 C.合作法 D.情境法
18.近年来,卢老师请当地的彩塑艺人邹师傅进课堂,指导高中生结合当地古镇风情, 集体创作有场景、道具和众多人物的主题性彩塑作品,形成了有特色的课程。这属于( )
A.比较法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19.田老师在《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课堂中,请同学们比较多纳泰罗、米开朗基罗以及贝尼尼的《大卫》,并说一说美术作品的时代特征。对于以上材料中的表述,说法最不恰当的是()。
A.材料中三位艺术家的《大卫》都属于圆雕作品
B.材料中三位艺术家同属一个时代
C.本课应明确以课标为本的教学思想
D.本课的教学难点应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而言
20.樊老师在《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课堂中,介绍了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并请同学进行抄写背诵。对于下课前仍没有背过的同学,樊老师予以了体罚。对于以上材料中的表述,说法最恰当的是()。
A.抄写背诵有助于学生理解“六法论”的深刻含义
B.抄写背诵有助于学生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
C.抄写背诵属于艺术接受的审美态度形成阶段
D.抄写背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计•工艺”内容系列成就标准的是( )
A.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
B.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C.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完成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创立自己的设计风格。
D.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耐心、专注和计划性。
22.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现代媒体艺术”系列包括的两个模块是( )
A.摄影/电脑设计、电脑绘画/摄像 B.摄影/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像
C.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D.摄影/摄像、电脑美术/数媒设计
23.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制作一条“有创意的龙”。该学习内容属于高中美术的模块内容是( )
A.美术鉴赏 B.工艺 C.雕塑 D.设计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教学建议要求的是( )。
A.依据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创造性的开发个性的美术课程
B.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C.灵活利用当地自文化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D.联系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创造性的使用美术教科书
25.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不属于高中美术课程价值的是( )。
A. 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B.理解优秀艺术,提高美术素养
C.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D.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26.按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教科书设计和编写的依据是( )。
A.美术课程基本理念 B.美术课程教学建议
C.美术课程评价建议 D.美术课程总目标
27.下列选项中,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鉴赏基础内容的是( )。
A.美术文化及表现方法 B.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C.美术教育及研究方法 D.美术收藏及分类方法
28. 请列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模块的成就标准(不少于四项)。
29.列出至少三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评价建议。
30. 简述如何开展“设计·工艺”内容系列的教学活动。
扫码关注“湘约华图”公众号
每日招聘不错过
答案与解析
1.选D。
【解析】趣味性是美术学科的特有特点,程序性是各个学科都有的教学特点。随意性、机械性本身就不是教学模式的特点。
2.选D。
【解析】教学方法强调具体实施,即“做”;教学策略是针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系统决策的思路、谋略或智慧,即“想”。所以教学策略在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具有统摄作用。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A、B 项表述相反,C 项割裂了二者关系,只有D 项表述正确。
3.选D。
【解析】A、B、C 三项都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现代媒体艺术”内容系列的学习活动建议,只有D 项不是。在暗房中独立显像、冲洗照片需要用到现代科技,不适合作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活动。
4.选C。
【解析】题干中刘老师布置花卉,并播放有关花卉的影像和音乐,运用了情境法教学。情境法是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艺术魅力的方法^情境法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在教学中与各种方式综合运用,再现了美术教学的视觉直观性,同时有利于营造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情绪,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5.选A。
【解析】“了解壶的形制及装饰手法”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等。
6.选A。
【解析】示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的方法。林教师现场演示剪纸技能并让学生参照练习,从而掌握剪纸技法,属于示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列举一组知识中最典型、最本质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同类知识的普遍性规律和原理的方法。角色扮演法是学生扮演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某些角色,并在一种虚拟的场景中模拟一些活动和行为的方法。
7.选D。
【解析】“临习隶书”一课实践性较强,“临习”就有临摹、练习的意思,学生要掌握隶书的书写方法,必须要依靠实际练习。练习往往是美术课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的美术技能只有通过多次实践练习才能形成。美术教师要通过各种练习,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让学生感悟美和创造美。
8.选B。
【解析】异质分组是人为地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整体的教学。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水平、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异质分组的实质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有利于小组内学生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不同智能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增强成就动机。“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公平竞争,营造和谐而又不失紧张的学习氛围。异质分组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激发组内成员的学习兴趣和竞赛斗志。所以本题最恰当的分组方式是异质分组。
9.选C。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中提出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质性评价方法包括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方法。评语也属于质性评价。
10.选B。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尚在进行发展中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教学过程,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这种评价的特点是:及时地获取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经验体会,恰当地改进教学工作。张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练习属于课堂进行中的,并且是张老师有意识地为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在过程中进行指导,使作品完善,因此属于形成性评价。
11、选A
【解析】利用戏剧人物剪纸引如课堂属于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2、选D
【解析】该老师的做法属于范例教学
13、选A
【解析】该老师边操作边讲解的方法属于演示法
14、选D
【解析】学习中国画两种山石的皴法,能够基本表现山石的组合关系符合《山水情怀——学画山石》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15、选B
【解析】围绕关键问题,指引学生分组探究,并和学生进行讨论这一做法更符合这节课的教学要求。
16、选B
【解析】播放音乐烘托作品意境属于情境式教学
17、选A
【解析】该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法
18、选B
【解析】教师开发的课程是校本课程。
19、选A
【解析】多纳泰罗和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而贝尼尼属于17世纪巴洛克艺术家。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的重难点应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
20、选D
【解析】体罚学生是不对的,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
21.选C
【解析】C选项创立自己的设计风格不正确。
22.选C
【解析】高中现代媒体艺术领域包括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23.选C
【解析】《高中课程标准》绘画雕塑模块的教学活动建议有: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故本题选雕塑。
24.选A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教学建议的第8 条:“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A 项显然不是课标教学建议的要求。
25.选B
【解析】
26.选D
【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第1 条指出,美术教科书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确保教科书设计的总体思路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相吻合。
27.选B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所以,美术鉴赏的基础内容是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28.【参考答案】
(1)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5)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9.【参考答案】
(1)制定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
(2)提倡多主体评价。
(3)注重表现性评价。
(4)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
(5)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
(6)建立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
(7)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30. 【参考答案】
(1)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设计、工艺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2)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标志、招贴画等)、工业造型设计(服装、生活用品等)和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展示、校园等)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
(3)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印染、编织、刺绣、陶艺、装饰画等门类以及竹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作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
(4)学习根据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和设计的方法,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进行设计或工艺创作实践。
(5)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
(6)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综合性设计项目的活动。
(7)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