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4月13日每日一练
1.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否则就是对这一称号的________。
②春节临近,海峡两岸人民“三通”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台湾当局却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还不成熟。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________了。
③著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认为,要想彻底解决中超联赛中执法不公的“黑哨问题”,就必须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污蔑 搁浅 铲除
B. 诬蔑 搁浅 根除
C. 污蔑 搁置 根除
D. 诬蔑 搁置 铲除
2. 讲诚信,就应说到做到,对作出的承诺决不能______。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食言 B. 失言
C. 逃避 D. 扯谎
3. 企业到底是不是适合开展连锁经营?能不能开展连锁经营?面对这两个问题,一些企业往往________,________发展时机。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所适从 贻误 B. 一筹莫展 痛失
C. 举棋不定 耽误 D. 优柔寡断 错过
4. 如果一个人同时戴两块手表,可能会觉得不______,因为他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块手表;如果在一个企业里出现两种不同的标准,则必将让员工______。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愿意 各行其是 B. 舒服 怨声载道
C. 适应 无所适从 D. 放心 人心涣散
5. 水资源________不是能够无限供给的,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应当是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较低,污水处理费仅是自来水水费的一半左右,而仅凭________我们就能判断,使污水重新进入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然 目标 想象
B. 既然 途径 观察
C. 显然 思路 直觉
D. 当然 基础 常识
6.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___了。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窜改 驱除 融解
B. 篡改 祛除 融解
C. 窜改 祛除 溶解
D. 篡改 驱除 溶解
7. 为________国庆黄金周旺季消费,这家超市本周起在全国提前启动“八天八夜,同十一共精彩”夜市、团购________。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增加 策略 B. 增加 攻略
C. 刺激 策略 D. 刺激 攻略
8. 贝多芬曾多次______地对小卡尔进行批评劝诫,但他的仁慈和宽容没有唤回毫无人性的小卡尔。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殚精竭虑 B. 好心好意
C. 仁至义尽 D. 苦口婆心
9. 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之前,历届亚运会均在首都城市举行,之后已有四个非首都城市成功取得了亚运会的主办权,这________了亚运会的开放和多元化。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展现 B. 表现
C. 实现 D. 体现
10. 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________,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愈多你愈身心矫健。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重量 B. 大小
C. 困难 D. 期限
11. ________________。历史证明,哪怕是最有效率的万能政府,实际上也不可能全面介入管理每一个家庭或者宗族的具体生活,正如大脑不能指挥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的具体活动一样。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
B. 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家庭是分不开的
C. 家和万事兴
D. 正是一个个不起眼的家庭组成了大社会
12.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物证检验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对工具痕迹、弹头、弹壳上痕迹的检验非常有用,对毛发、射击残留物和其他微细物证也极为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不仅能以极高的倍数提供物证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特点的放大图像,而且由于有很好的景深,还能提供清晰的三维图像。这些优点都是一般光学显微镜所不及的。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分析仪联网还能对验材进行定性分析。
这段话中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物证检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B.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优点其他光学显微镜不具备
C. 扫描电子显微镜有适于物证检验的优点
D.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物证检验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仪器
13. 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说,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在我们高兴鼓舞的同时,还应保持冷静。应该看到,我们的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和世界先进国家比,和我们自己的远景目标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仅就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世界中等国家行列而言,我们的这个“步入”有多大的含金量,就需要认真的考察一下。
与这段文字中心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 我国现在的这个“中等”,还不足以炫耀
B. 我们虽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水平仍然较低
C. 我们自己的远景目标远高于现在的“中等”水平
D. 就步入“中等”的各项统计本身,还需要认真考察一下
14. 面对大众文化扑面而来,我国主流文化大有力不从心,步步退缩的趋势,而面对西方强大的文化热潮,主流文化大有与“狼”共枕之感。主流文化,只有经过与狼“共枕”的温存和与狼“共舞”的较量,才能获得健康的传承基因和生命活力。
此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主流文化备受各方的威胁,已经面临绝境
B. 任何事物只有竞争才能生存
C. 面对大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主流文化危在旦夕
D. 主流文化必须要经过与其他文化斗争才能蓬勃发展
15. 脂肪也有好坏之分,好脂肪(如顺式脂肪、不饱和脂肪)有助于新陈代谢,是身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而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则是不折不扣的坏脂肪。国外研究显示,反式脂肪可能提高人体内“坏”胆固醇水平、阻塞动脉、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胎儿通过胎盘,新生婴儿通过母乳均可以吸收反式脂肪酸,影响孩子对好脂肪的吸收。同时,反式脂肪酸还会对青少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另有研究指出,反式脂肪酸还会减少男性荷尔蒙分泌,对精子产生负面影响,中断精子在身体内的反应。
以上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 脂肪的种类
B. 如何正确区分好坏脂肪
C. 反式脂肪危害大
D. 反式脂肪形成危害的基本原理
16. 据报载,著名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斯蒂芬•霍金宣布他已放弃对“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的追求,过去他认为人们很快就能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终极“万有理论”,而现在他认为,人们永远都获得不了这样的理论:因为根据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
B.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比“万有理论”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
C. 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D. 霍金过往对“万有理论”的追求显示了人们不竭的探索精神
17.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地,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教授的这段话意在强调:
A. 要保护和挽救那些将要消亡的语言
B. 语言和生态环境一样,是人类的共同的财产
C. 语言是比鲸类、金字塔和亚马逊森林更宝贵的人类财富
D. 语言比任何建筑都更值得保护
18. 很少有地方比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奇妙的联系: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旅行能使人眼界开阔
B. 旅途中的景观常能引起思考
C. 旅行者的角色能使人增加人生体验
D. 人的思维角度容易受所处环境的影响
19. 信息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 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
B. 利用生物学对大量生物医学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
C. 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
D. 生物信息学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20. 发挥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求异思维:
A. 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
B. 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提示
C. 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
D. 是一种传统习惯思维方式
答案解析
1.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为第二空。根据“时机还不成熟。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可知,台湾当局对时机的判断,阻碍了新一轮谈判的深入进行。“搁置”指放下,停止进行;“搁浅”是比喻事情遇到阻碍而中途停了下来。相较而言“搁浅”更符合语境,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第三空搭配“土壤”。“根除”一般搭配陋习、隐患等词语,不与“土壤”搭配,排除B项。“铲除”中的“铲”很好的对应了“土壤”。锁定答案A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污蔑”指歪曲事实,填入句中意为:干部如果不能当好人民的“公仆”,就是对这一称号的歪曲。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搁浅:①(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②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
根除:彻底铲除。
2.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诚信……说到做到”可知,该空位于否定词之后,应体现对做出的承诺不履行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食言”指不履行承诺,符合语境。“失言”指不当的言论,“逃避”指躲开回避,“扯谎”指撒谎,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逃避: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
3.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是不是”“能不能”可知,“企业”是在已有的对立选择之间犹豫不知该如何取舍。“无所适从”体现了不知道选哪个办法;“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两者符合文意。“一筹莫展”侧重没有办法;“优柔寡断”重在强调人的性格特点,二者均未体现出“犹豫不决”的文意,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再看第二空。与“时机”搭配,“耽误”一般与“时间”或表时间的词(如几天、几年)搭配,排除C项。“贻误时机”为固定搭配。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一筹莫展:一点儿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4. 【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文段将“企业出现两个标准”与“一个人戴两块手表”相类比,由“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块手表”可知,第二空应体现不知道该参照哪个标准之意。辨析选项,A项“各行其是”指思想、行动不一致,各搞一套;B项“怨声载道”形容各处的人都强烈不满;D项“人心涣散”形容人的思想、意志不统一,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无所适从”指不知道依从哪一个才好,符合语境。锁定答案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适应”与“无所适从”中的“适从”相呼应,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各行其是:个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指思想、行动不一致,各搞一套。
怨声载道:怨恨之声充满了道路。形容各处的人都强烈不满。
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
人心涣散:形容人的思想、意志不统一,没有凝聚在一起。
5. 【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想或方式,所以“目标”和“基础”涉及的角度比较宏大,且没有文段依据,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第三空根据“仅凭”可知,空中词汇应体现十分简单易操作的语义。“观察”指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直觉”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相较而言,“直觉”更符合语境,排除B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将“显然”代入,可以修饰第一个分句,可选。因此,选择C选项。
6.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一空根据“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可知,该空与“历史”搭配。“窜改”“篡改”均有“改动”的含义,而“窜改”多指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的改动,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篡改”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对象一般是历史、经典著作、理论、学说、政策、指示等,“篡改”与“历史”搭配得当,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第二空根据“这样可以……疾病”可知,该空与“疾病”搭配。“驱除”指赶走、除掉,多用于具体的对象,常搭配“蚊蝇”“不良情绪”等;“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多用于抽象的对象,“祛除”与“疾病”搭配得当。锁定答案B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融解”指融化、消散,体现出“满腔怨恨”消散这一含义,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
融解:①溶解,融化。②消失;消散。③通晓了解。可表示热的作用而从固态变为液态,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消散。
7. 【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一空与“消费”搭配。“增加”一般搭配数量,如增加消费额;“刺激消费”为常见搭配,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第二空根据“刺激消费”可知,该空应体现“为吸引顾客而进行促销”这一含义。“策略”侧重于“策”,指计谋,主意,办法;“攻略”侧重于“攻”,指攻打,进攻,助攻,有主动性的意向,与“刺激消费”呼应。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
刺激:①现实的物体和现象作用于感觉器官,声、光、热等引起生物体活动或变化。②推动事物,使起积极的变化。③使人激动,使人精神上受到挫折或打击。
策略:①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②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
攻略:①攻打略取。②开展工作或发展事业的谋略、策略。
8. 【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仁慈和宽容”可知贝多芬对小卡尔的劝诫是出于好心,故该空应体现“好心”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常搭配事业,与“劝诫”不搭配,排除A项。“好心好意”指怀着善意,是口语表述,不符合题干书面语风格,排除B项。“仁至义尽”形容对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最大的限度,不能作状语,一般用法是“对……已经仁至义尽”,排除C项。“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
9. 【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该空搭配“开放和多元化”。根据文段可知“开放和多元化”属于“亚运会”的性质,通过前文所说的“四个非首都城市取得了亚运会的主办权”这件事情表现出来。“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刚好与之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展现”指显现出;展示,搭配对象一般为具体的实物。“表现”指表示出来,强调的是自己把自己本身的特点或者特质向外界展示,一般搭配“能力、优点、思想和精神风貌等”。“实现”指使成为事实,一般搭配“理想、梦想、愿望等”。均不能与“开放和多元化”搭配,排除A项、B项和C项。因此,选择D选项。
10.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知识可以随身携带”“没有人会被它压垮”“愈多你愈身心矫健”可知,知识很轻、不重。
第二步,辨析选项。“重量”有轻重,可以形容轻,符合语境。而“大小”强调体积,“困难”强调难度,“期限”强调时间,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期限:限定的一段时间,也指所限时间的最后界限。
11.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下文语境。横线后论述的是历史上“政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与横线处构成的应该是“提出观点—举例论证”的“总-分”关系,故横线处也应涉及“政府”与“家庭”。再根据后文中“细胞”一词可知,开头应与之形成对应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出现了“细胞”,且论述的是“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论述的是“人类历史”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文段没有体现。
C项“家和万事兴”,文段没有体现。
D项没有出现“细胞”,与下文无法形成对应,不及A项恰当。
12.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物证检验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介绍它的作用。
第二步,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在首句,主要讲的是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物证检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第三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和C项提到的“优点”出自分句,非文段重点,且B项表述有误,文段中“这些优点都是一般光学显微镜所不及的”不代表其他所有的光学显微镜都不具备这些优点。
D项“最广泛”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
13. 【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主要指出我国虽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应保持冷静,因为和世界先进国家比,和我们自己的远景目标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步,观察选项,对应原文。
A项对应“但在我们高兴鼓舞的同时,还应保持冷静”,符合文意。
B项对应“但和世界先进国家比,和我们自己的远景目标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符合文意。
C项对应“和我们自己的远景目标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符合文意。
D项对应“仅就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世界中等国家行列而言,我们的这个“步入”有多大的含金量,就需要认真的考察一下”,可见要考察的是“我们的‘步入’的含金量”,而不是“步入‘中等’的各项统计本身”,属于偷换概念。因此,选择D选项。
14. 【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了我国主流文化的现状,然后通过“只有……才……”引出文段的重点,即主流文化需要经过与其它文化的温存与较量才能健康发展。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与重点句的内容相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面临绝境”表述太过绝对,与文段“力不从心,步步退缩的趋势”不相符。
B项“任何事物”这一主体错误,文段强调的主体为“主流文化”。
C项“危在旦夕”表述过于绝对,且主流文化的现状非文段重点内容。
15. 【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脂肪有好坏之分,并且介绍了好脂肪的概念,然后通过转折“而”介绍了反式脂肪是不折不扣的坏脂肪,最后通过“同时”、“还”表并列介绍了反式脂肪的危害。
第二步,文段重点在转折“而”之后,主要讲的是反式脂肪的危害。
第三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脂肪的“种类”,文段没有提及,文段只是说脂肪有好坏之分,并未具体说明脂肪的种类。
B项“如何正确区分”、D项“基本原理”文段没有论述。
16.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对比原文。
第二步,A项对应“斯蒂芬•霍金宣布他已放弃对‘万有理论’…… 因为根据数学中的”,由此可知霍金放弃“万有理论”是因为受到数学中某些理论的影响,由此可推出一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与文意相符。
B项对应“因为根据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可知文段只是说“‘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否定了‘万有理论’”,并未将两种理论做对比,说谁更接近真相,B项不符合文意。
C项从霍金过去相信有“万有理论”到放弃对“万有理论”的追求,可知事物的探索过程是曲折的,与文意相符。
D项从霍金过去一直在探寻“万有理论”并认为“人们很快就能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终极‘万有理论’”,可以看出这种“不竭的探索精神”,与文意相符。因此,选择B选项。
17.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是做了个假设,即鲸、金字塔、亚马逊森林如果即将消失了,人们会想办法去阻止。紧接着
作者引出了“语言”这个话题,并通过“更”字进一步强调“语言”是更为重要的财富,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都伟大。
第二步,文段是“分-总”结构,重点在文段后半段,即“语言”本身是非常重要的,金字塔、亚马逊森林消失了人们会阻止,那么“语言”如果要消亡了,人们更应该去挽救。
第三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合理引申。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是文段表意内容的复述。
C项重在将语言与鲸、金字塔等做对比,但是文段重点在于通过对比之后呼吁人们保护语言。
D项是文段部分内容的替换。
18.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说明旅行容易让人倾听内心的声音引出话题,然后指出旅途中的景观和人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联系,而冒号之后是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宏阔的思考”与“新的观点”在旅途中产生。
第二步,文段结构为“分-总-分”,主要讲的是旅途中的景观有助于产生新想法。
第三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眼界开阔”和C项“人生体验”文段均未提及。
D项,根据文段中“行进中的”“壮阔的景观”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旅途中景观的作用,而不是笼统的“环境”。“影响”范围也过于宽泛,没有明确具体说明旅游可以“引发思考”。
19.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对应原文。
第二步,A项对应“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符合文意。
B项对应“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选项将“生物信息学”偷换成“生物学”,属于偷换概念,不符合文意。
C项对应“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符合文意。
D项对应“生物信息学不仅……,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20.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求异思维的话题,接着对求异思维进行解释,最后援引李四光的观点加以论证说明。
第二步,文段重点强调了求异思维要求对公认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对比选项,A项是对重点句的精简压缩。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表述不正确,文段求异思维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提示”。
C项非文段重点,文段只是援引李四光的观点。
D项“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和文段中“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的表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