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公务员考试快讯

首页 > 招考信息 > 考试快讯

4月23日【公务员】每日一练

huat | 2020-04-23 14:35

收藏

4月23日【公务员】每日一练

1. 怀旧是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怀旧之所以在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历久弥新,并非由于它本身具有多大的魅力,而是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沉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
最符合这段文字内容的是:
A. 怀旧是一种情感,具有一定的心理功效
B. 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
C. 怀旧的对象是引起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事件
D. 怀旧的原因在于旧事对人具有特定的积极作用
2.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 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 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 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3. 一些太空专家指出,太空站和探测飞船很可能带回太空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孤立的空间内可能已经变种变形,如果它们回到地球并逃过被销毁的命运,肯定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有报道说,和平号太空站就曾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变种真菌,它们若与地球泥土中可以分解的金属、玻璃和塑胶的细菌混合,足以对人类构成致命的威胁。
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地球环境正处于太空变种真菌的威胁之下
B. 人类的太空活动可能导致太空微生物传至地球
C. 随着人类太空活动的增多,太空垃圾已影响人类生活
D. 太空变种真菌将是人类最致命的威胁
4. 不难理解,对人类艺术创造所怀抱的这种神圣感,会使我们像珍视大汶口的“日月山”陶尊、康王大盂鼎、米洛的维纳斯,或悲鸿先生失魂落魄地寻找他视同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那样去寻踪、朝拜和珍藏这些独一无二的人类秘真,直至千秋万代,子子孙孙永保之。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A. 人类会对艺术像生命一样去珍藏,让子孙永久保存
B. 只有对艺术创造怀有神圣感的人才有可能去寻踪、朝拜、珍藏
C. 悲鸿先生对人类创造的所有艺术都充满了神圣感
D. 除了“日月山”陶尊、康王大盂鼎、米洛的维纳斯外,就没有值得人类珍藏的艺术了
5.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最初都是一片光秃秃的土地。只是后来,在我们经历了许多物事之后,我们的种种体验就像一片柔韧而尖锐的犁铧一样,将我们的生命一点一点地开垦出来。被开垦的土地从此便不再是一片不毛之地,我们所有的体验都会在不同的时间里,将根须扎进我们生命的深处疯狂地生长,这些生长的植物中有清丽高贵也有瑕疵世俗。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验依附并丰富着生命
B. 人生应该努力获取多种体验
C. 人生经历种种滋味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D. 生命底色纯洁无瑕
6. 光在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叫光压,也被称为辐射压强。根据量子理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它既是一种电磁波,又是一种粒子,即光子。光子没有静态质量,但有动量。当光子撞击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可以像从墙上反弹回来的兵乓球一样改变运动方向,并给撞击物体以相应的作用力,形成光压。
这段文字主要意在说明:
A. 光动量B. 光运动
C. 光子D. 光压
7. 很多貌似过时的史学争论所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力求接触人类最大多数的努力。想想有多少人已经消失在过去,他们在人数上远比如今生存在地球上的后代更多。最令人激动、最有创意的历史研究应该挖掘出事件背后那些人们所经历和体验过的人类生存状态。这类研究有过不同的名字——心态史、社会思想史、历史人类学或文化史,不管什么标签,目的只有一个,即理解生活的意义:不是去徒劳地寻找对这一伟大哲学之谜的终极答案,而是___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将研究聚集于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世界
B. 要到前人的日常生活与思想观念中去探求和了解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C. 寻找和掌握社会发展必然规律并以这种“客观真理”来解释和改造社会
D. 相信过去的人们以自己特殊的生存策略开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性
8. 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但皓月当空,使人感到它是个发光的天体;本来是地球围绕太阳转,但看起来却是太阳围绕地球转;电闪和雷鸣本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电闪然后听到雷鸣。无怪乎达尔文这样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
对划横线的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自然的奥秘需要人类不断探索
B. 自然界会给人类不断造成假象
C. 不光是人类连大自然也会说谎
D. 自然界很奇妙,人很难完全认识
9. 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城市的新地标应与周边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B. 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定要造好
C. 一味追求高度、奢华、前卫或者怪诞,造就了很多城市地标败笔
D. 建设城市地标要谨慎,不要为世人所诟病,也不要为后人留下笑柄
10. 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圆满结束,获得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一书,荣获今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参加评选活动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参评图书达到634种,总品种数较去年增长1.28%。中国获奖图书《诗经》由刘晓翔设计,因其典雅、质朴而不失创意获得专家们的青睐。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依据的是图书的装帧设计
B. 中国最美的书注重图书的形式之美同时兼顾图书内容
C. 中国最美图书的总品种数比去年增长1.28%
D. “世界最美的书”总品种数比去年增长1.28%
 
 
 
1. 【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对应原文。 
第二步,A项“具有一定的心理功效”未在文段体现,属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
B项“最基本的情感”未在文段体现,属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
C项对应“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沉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而“引起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事件”只是旧事(怀旧对象)中的一种,属偷换概念,不符合文意。
D项“怀旧……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
2. 【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中国古代阴历年比阳历年天数少,接着以“怎么办呢”设问并给出解决方法,即“在阴历月里加闰月”,最后一句是对解决方法的补充说明。
第二步,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总”式结构,主要讲的是在阴历月里加闰月解决阴阳历差的问题。
第三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中的话题为“闰月”,而文段谈论的话题为“阴阳历时间差”,与文意不符。
B项是对文段重点内容的补充说明,不是文段重点,且“中国古代历法”与文段话题“阴阳历时间差”不符。
C项“世界性问题”无中生有。
3.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对应原文。
第二步,A项对应“和平号太空站就曾充斥着……它们若……足以对人类构成致命的威胁”,可见“太空真菌”对人类的威胁是过去可能发生的事情,而选项中“正处于……”是现在状态,属于偷换时态。
B项对应“太空站和探测飞船很可能带回太空微生物”,符合文意。
C项文段中没有提到“太空垃圾”,属于无中生有。
D项对应“和平号太空站就曾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变种真菌,它们若……足以对人类构成致命的威胁”,可见它是能够“构成威胁”,但没说是“最致命的威胁”,程度加重,属于偷换语气。因此,选择B选项。
4.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述了对艺术创造抱有神圣感会让我们探寻、朝拜、珍藏人类秘真。重点强调的是对艺术创造抱有神圣感的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B项体现了对艺术创造抱有神圣感的重要性,虽然B项表述较为绝对,但是对比其他选项,只有B项相对较为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和D项都没有提及文段的主要话题“对艺术创造所抱有的神圣感”。
C项“悲鸿先生”在文段中属于例子的内容。
5.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对应原文。
第二步,A项由“我们的种种体验……将我们的生命一点一点地开垦出来”和“我们所有的体验……我们生命的深处疯狂地生长”可知,“体验依附并丰富着生命”与文意相符,排除。
B项“努力获取多种体验”属于曲解文意,原文只是强调生命有多种体验“有清丽高贵也有瑕疵世俗”,并未强调“努力获取”。
C项对应“将根须扎进……有清丽高贵也有瑕疵世俗”,由此可知“种种体验都有可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与文意相符,排除。
D项“纯洁无瑕”对应“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最初都是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与文意相符,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6. 【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是讲述了光压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光子的运动”阐述了光压的形成过程。
第二步,文段是“分-分”结构,全文都在围绕“光压”展开论述,因此文段主体词为“光压”。对比选项,D项与文段主体一致。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光动量”、B项“光运动”和C项“光子”均是分句中的内容,且没有提及主体词“光压”。
7.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前文主要讲述“历史研究应该挖掘出事件背后的一些东西,并且研究的目的就是理解生活的意义”,紧接着用关联词“不是……而是”作为结尾对“生活的意义”做解释说明。
第二步,“不是……而是”是反向并列,所以横向处的内容与“徒劳地寻找对这一伟大哲学之谜的终极答案”是相反相对的关系。
第三步,对比选项。B项“探求和了解”可对应“徒劳地寻找”,“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对应“这一伟大哲学之谜的终极答案”。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下层百姓”在文段中无从体现。
C项和D项与文段“不是……而是”之间的内容构均不成反向并列。
8. 【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出现在尾句。
第二步,分析“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上文语境。前文出现两个分号连接三个分句形成并列关系,上文先通过月亮、地球、电闪和雷鸣三个例子主要讲自然现象本身是有客观规律的,但是人们的主观感知却与客观规律不同,最后通过援引达尔文的观点总结全文,即我们所感知的自然现象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第三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需要不断探索”属于过度引申,文段并无此意。
C项“人类说谎”和D项“人很难完全认识”文段均未提及。
9.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目前很多城市新地标过于追求外在形式,致使其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提出了问题。之后分析地标建筑十分重要,影响深远,近年来有不少败笔。
第二步,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在说新地标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状态是不好的。
第三步,对比选项。A项“城市的新地标应与周边的历史文脉相协调”是文段重点的合理引申。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C项和D项为分说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10. 【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对应原文。
第二步,A项对应“《诗经》一书,荣获今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和“因其典雅、质朴而不失创意获得专家们的青睐”,可知由刘晓翔设计的《诗经》获奖是由于其装帧设计,可推出A项符合文意。
B项“兼顾图书内容”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C项和D项均对应“参评图书……品种数较去年增长1.28%”,可知品种数增长的是“参评图书”而非“中国最美图书”,亦非“世界最美的书”,属于偷换概念。因此,选择A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